天地相遇:《姤》卦爻辞中的上古金丹大道详解
《周易》第44卦,《姤》䷫。
姤,本字为“媾”,媾(遘),遇也,阴阳相遇媾合之意。
《姤》䷫是十二辟卦之一,是五月的辟卦。
图片
五月为仲夏之月,五月夏至,是阴极阳生、阴阳相遇之月。传承上万年的黄老道家《月令》就说:
“仲夏之月,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君子齐戒,处必掩身,毋躁。止声色,毋或进。薄滋味,毋致和。节嗜欲,定心气,百官静,事毋刑,以定晏阴之所成。”《礼记正义》对于最后一句“以定宴阴之所成”是这样解释的:上从“君子齐戒”以下,至“无刑”以上,皆是清静止息之事,以正定身中安阴之所成就,谓初感安阴,若不清静,则微阴与人为病,故须定之。总而言之,在阴阳相遇之时“定心气”,就是《姤(媾)》卦的主旨。
《姤》卦彖辞说:
女壮,勿用取女。
字面意思是说过于壮健的女子不宜娶以为妻。实际上男女婚媾从来都是阴阳调和的譬喻。女子为阴,男为阳,阴盛则阳衰,阴阳难以媾合,故曰“女壮,勿用取女”,譬喻守中无过方可阴阳调和,适宜婚媾。
《姤》卦初六爻辞说:
系于金柅,贞吉。有攸往,见凶。羸豕复蹢躅。
柅,止也。柅的本意是止车木,“系于金柅”的字面意思是用坚固如金的止车木来防止车辆滑坡。譬喻的是君子知止有定,有孚维心。
“贞吉”,守静入定,止于至善也。贞,定也,《月令》说仲夏之月夏至时要“定心气”,故曰“贞吉”。
“有攸往,见凶”,不知止而胡作非为,自然会“见凶”,遇见凶险之事。
“羸豕复蹢躅”,母猪又再次开始蠢蠢欲动。羸豕,母猪。王弼就说“羸豕,谓牝豕也”。蹢躅,不静也。《释文》就说“蹢躅,不静也”。通行本“复”作“孚”,二字互通。母猪象征的是阴气,仲夏之月,阳极阴生,阴气如同母猪开始蠢蠢欲动,譬喻人心难以正定,呼应了前半句的“有攸往,见凶”。
《姤》卦九二爻辞说:
包有鱼,无咎,不利宾。
“包有鱼”,是“孚有余”的谐音。孚与包古音相同,鱼和余谐音。孚,诚也。诚信有余,自然“无咎”。
“不利宾”,大利宾也。不通“丕”(pī),大 也。如:
不显不承,无射于人斯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宾,敬也,敬慎有孚,大吉大利,故曰“不(丕)利”。
《姤》卦九三爻辞说:
唇无肤,其行次且。厉,无大咎。
“无肤”,无孚也,作者再一次谐音双关。唇无肤,心不诚,言无信,故曰“其行次且”,举步维艰。本句与上一卦《夬》的九四爻辞完全相同,两卦的卦象正好上下颠倒,绝妙。
“厉,无大咎”,贞正自砺,大人无咎也。
《姤》卦九四爻辞说:
包无鱼,正凶。
“包无鱼”,孚无余也,孚信丧失殆尽,譬喻为“包无鱼”,作者再次谐音妙喻。
“正凶”,正恶也。要纠正丧失孚信的恶行,故曰“正凶”。通行本作“起凶”,错误。据帛书本改正。
《姤》卦九五爻辞说:
以杞包苽。含章,有陨自天。
字面意思是用杞柳枝叶包裹菰米,实际上这又是作者惯用的谐音双关。“杞”与忌谐音,帛书本就写作“忌”;忌是敬戒之意,如:
【書·呂刑】敬忌罔有擇言在身。【註】忌之言戒也。“包”与孚谐音,是诚孚之意,“苽”与“乖”谐音互通,是乖戾、乖张之意,因此“以杞包苽”的实际意思是要用敬慎有孚之心纠正乖张的行为。
“含章”,晦藏其明,和光同尘。含,包含也。《月令》说,仲夏之月,“君子斋戒,处必掩身”,亦是含章之意。
“有陨自天”,谦下自抑也。陨,损也。《姤》䷫的上卦乾为天,自天故曰“自天”。
君子修心“定心气”,要敬慎有孚,含章守中,作者连用两个形象的譬喻。
《姤》的上九爻辞说:
姤其角,吝。无咎。
“姤其角”,篱笆把羊角勾住。这里的“角”还是来自《大壮》卦中的羝羊之角,是阳气的象征。羝羊触藩,羊角被藩篱勾住,譬喻阳为阴所牵制,导致羝羊被卡在藩篱中,“不能退,不能遂”,故曰“吝(遴)”,难行也。
本处的“姤”读作“勾”,勾住之意。姤勾二字本通,帛书本作“狗”,均互通。
“无咎”,毋过也。凡事不可过度,要定心守中无过,这是对羝羊的告诫,也是对修心君子的告诫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